錢業會館 (寧波)

座標29°52′30″N 121°33′09″E / 29.87500°N 121.55250°E / 29.87500; 121.55250
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錢業會館
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
地址浙江省寧波市
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
時代民國
編號6-0954-5-081
認定時間2006年6月
保護歷史
1984年10月 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

1989年12月12日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

2006年5月25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錢業會館是民國時期寧波錢莊業聚會和交易的場所,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戰船街10號。會館始建於1925年,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,前後三進,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,是中國唯一完整保存的錢莊業會館[1]。寧波各錢莊歇業後,建築於1988年被中國人民銀行接管並維修,1994年成為寧波錢幣博物館所在地[2],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[3]

歷史[編輯]

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,寧波錢莊業逐步進入鼎盛時期,並於道光年間首創類似現代票據交換制度的「過賬」制度。當時錢莊多位於今江廈街附近,有「走遍天下,不如寧波江廈」之說[1]。最早的寧波錢莊同業組織公所位於江廈的濱江廟,清咸豐末年,濱江廟毀於太平軍同治元年(1862年)由錢莊業集資重建,同治三年(1864年)稱錢業會商處,後改稱錢業公會。1923年,因濱江廟面積過小,「湫隘不足治事」,由28家大同行和34家小同行出資,籌集九萬餘銀元,在船廠跟購置原「平津會」房屋及土地興建會館,1926年建成,即現存錢業會館[4]:138,139

會館建成後,錢業公會現金買賣和貨幣兌換最初仍在濱江廟進行,同業拆借和利率則遷移到新建的會館,至1933年,濱江廟內錢業公會所有業務均遷移至錢業會館。而小同行組成的「永久會」由於為會館建設出資,其活動也在錢業會館進行。1932年,依政府規定,兩公會合併為鄞縣錢業同業公會。1942年寧波被日軍佔領後,佔領當局策劃建立寧波銀錢業同業公會。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,鄞縣錢業同業公會復會並更名為鄞縣錢莊商業同業公會[4]:139,140,但此時由於戰爭影響及通貨膨脹,仍在經營的錢莊僅存20餘家,且經營狀況不佳[5]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由於政治形勢及國軍對江廈街的轟炸,錢莊紛紛歇業,至20世紀50年代初僅存5家,1953年全部歇業[5],錢業公會在此之前也不再活動。1949年以後,錢業會館先後成為店員公會、寧波市人民委員會招待所和中共寧波市委員會黨校所在地,1952年成為寧波市商業幼兒園。1987年,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資對會館進行維修,維修後會館成為寧波市金融學會和寧波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所在地[4]:141[6]。1994年9月,會館改為錢幣博物館並對外開放,成為中國首個由金融機構主辦的錢幣博物館[2]

建築[編輯]

寧波錢業會館平面圖

錢業會館坐北朝南,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,地塊呈梯形,南大北小。建築佈局為前後三進,前兩進為會館工作人員辦公和會員集會之用,最後一進則是錢莊業巨頭開會決策的場所。建築為磚木結構建築,中西合璧,外立面為青磚雕漆,屋頂為紅色洋瓦,而內部則為傳統木構建築[1]

會館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、門廳、戲台、前天井、大廳、後廳、後天井、花園和議事廳,前天井兩側有廂房。廂房外有走廊,東走廊與花園相通,西走廊受地形制約,只伸展到大廳。門樓為八字形,三開間,兩旁有過廊門通往東西走廊。門樓明間仿歇山頂牌樓修建,門楣有磚雕,正中為「錢業會館」四字,次間門框上方亦有磚雕,兩旁有圍牆,圍牆上有圓形鏤空窗,過廊門為半圓頂。門廳為二層單檐硬山頂木構建築,面闊五間,石板鋪地,東盡間有樓梯。東西廂房位於門廳兩側,與門廳盡間相通,為兩層單檐硬山頂建築。大廳位於門廳以北,為二層重檐硬山頂建築,前後有走廊。大廳面闊五間,明間為抬梁式,次間、盡間為穿斗式。明間、次間敞開,地面鋪有花磚[1]

議事廳位於會館最北端,建成時為寧波錢莊業的重要決策地。廳前有花園與前兩進隔開,四周有高牆,以彰顯私密性。議事廳建築由前後兩部分組成,前為重檐歇山頂,面闊三間,後為單檐硬山頂,面闊五間。花園內設有一座六角混凝土涼亭,上為穹頂,柱間有美人靠[1]

保護和展示[編輯]

外部圖片連結
image icon 錢業會館保護區劃圖,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13日
錢業會館文保碑

錢業會館停止作為會館後,先後成為寧波店員工會辦公場所、寧波市人民委員會招待所和中共寧波市委員會黨校所在地,1952年改為寧波市商業幼兒園,建築除戲台被毀外,其餘完好[6],1984年曾進行修繕,當年10月列入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[7]

1984年下半年,中國人民銀行在寧波召集沿海城市人行行長研討會期間,副行長喬培新曾參觀錢業會館,並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資,在此建設金融博物館。1987年,人民銀行出資80萬元人民幣遷走幼兒園,並出資40萬元對會館進行維修,至1993年完成。此前的1989年12月,錢業會館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[6]。1992年,博物館重新定位為錢幣博物館[2],並於1994年開館。展品以寧波市文管會提供的錢幣為基礎,同時包含中國人民銀行、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處調撥的部分展品[6]。2001年,寧波錢幣博物館因維持困難而閉館,2004年再度進行維修[2],並在館內佈置寧波金融史跡陳列,其中包括寧波錢莊實景展、中華歷代貨幣展、中華錢幣文化與書法藝術展、錢幣常識與分級展和紅色錢幣展五部分,2006年重新開館。當年,錢業會館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[8]

中國人民銀行曾於2016年3月發行「寧波錢業會館設立90周年」貴金屬紀念幣一套,其中的金幣以寧波三江口地圖為主題,而銀幣以錢業會館大門和內景為主題。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行以寧波為主題的貴金屬紀念幣[9]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1. ^ 1.0 1.1 1.2 1.3 1.4 李芳. 宁波金融业里的百年遗风——钱庄业文物建筑代表之钱业会馆. 中華民居(上旬版). 2002, (12): 28-31. 
  2. ^ 2.0 2.1 2.2 2.3 第二十七编 文化. 《宁波市海曙区志》. 浙江人民出版社. 2014-07: 1566. ISBN 978-7-213-06170-7. 
  3. ^ 钱业会馆. 海曙區文管所. 2018-01-08 [2018-10-13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-03-28). 
  4. ^ 4.0 4.1 4.2 賀師三; 經思敬 (編). 宁波金融志. 北京: 中華書局. 1996. ISBN 7-101-01562-X. OCLC 49676205. 
  5. ^ 5.0 5.1 虞逸仲. 从钱业会馆谈宁波的金融历史. 中國錢幣論文集. 2002, 第四輯: 434-439. 
  6. ^ 6.0 6.1 6.2 6.3 虞逸仲. 钱币博物馆筹建始末. 宁波文物古迹保护纪实. 寧波出版社. 2000 [2018-10-20]. ISBN 9-787-80602-418-8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-07-08). 
  7. ^ 第四十一卷 文物古迹. 宁波市志. 中華書局. 1995: 2468. ISBN 978-7-101-01507-2. 
  8. ^ 任力剛. 昔日“过账码头”——走进宁波钱币博物馆. 金融博覽. 2013, (11). 
  9. ^ 3月28日央行将发行首套全流通宁波元素纪念币. 甬派客戶端. 2016-03-16 [2018-10-13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-03-21). 

參見[編輯]